经验做法:“三位一体”整治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
为破解农村地区环保问题面宽量大、运动式整治难以根本奏效的问题,近年来,县探索以补充要素缺口、攻坚突出问题、巩固整治成效为目标路径的“三位一体”整治模式,构建形成常态化高效协作格局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。
一、党政引领、社会参与、村民主体,落实“三类配置”补充要素缺口
一是落实组织机构配置。探索实行县、乡、村“三级网格化”管理模式,按照“县级领导包片负责、职能部门合力攻坚、乡镇村社具体落实”原则,将乡镇、村社整治任务分解为若干板块,每个板块都有县、乡、村主要领导负责,都有专职保洁员、劝导员、督导员具体落实,构建形成“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”工作格局。二是落实人员框架配置。针对政府单边主导力量薄弱、人员构成不平衡矛盾,按“市场服务为主、公益岗位为辅、志愿队伍补充”进行人力整合。村社两委按“每500人设置1名保洁员”标准购买专业保洁服务,同时设立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,从事保洁保绿、河
点击下载全文(可编辑word版本)
此资源购买后30天内可下载。
➊登陆后充值阅读更便捷(强烈推荐)
➋加入会员 全站资料 免费阅读
➌如有疑问联系客服微信:ken435000
如需用支付宝支付,请在浏览器中登陆本站完成支付后使用。